《新疆影像志》第九輯 女兵芳華映天山
2024-08-01 23:38:33 來源: 天山網(wǎng)-新疆日報原創(chuàng)
這是一張略帶俏皮的軍裝照:稚嫩臉龐的女兵,側(cè)身望向鏡頭,洋溢著青春的微笑。
1954年,謝樹仁個人照。圖片由謝樹仁提供
新疆吐魯番“天山芙蓉·八千湘女上天山”歷史陳列館,在眾多正襟危坐風格的軍裝照中,這張照片格外引人注目。
時光易逝,芳華永恒。
這張照片拍攝于1954年,距今整整70年,照片主角叫謝樹仁,時年18歲,她是“八千湘女”中的一員。
20世紀50年代初,為了維護新疆長期穩(wěn)定發(fā)展,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(qū)大量招募女兵。在“保衛(wèi)邊疆、建設邊疆”的時代感召下,先后有大量湖南籍女性參軍前往新疆。這一歷史事件,后來被稱為“八千湘女上天山”。
1951年6月3日,湖南女兵離開長沙前合影留念。新疆圖片總匯資料圖片
謝樹仁是湖南寧鄉(xiāng)人,上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,1951年,14歲的謝樹仁高小還未畢業(yè),她聽說長沙招收女兵去新疆的消息,她瞞著父母,和4個同學走出家鄉(xiāng)的小山村,步行了100多公里來到了長沙報名參軍,在蘭州待了一段時間后,1952年,謝樹仁與戰(zhàn)友一同進疆。
20世紀50年代,謝樹仁和哥哥姐姐合影。圖片由謝樹仁提供
彼時,蘭新鐵路才剛剛破土動工,她們乘坐運輸卡車,翻越險峻峽谷,穿行茫茫戈壁,擊退殘余土匪,經(jīng)過一個多月的艱辛跋涉,才抵達烏魯木齊。天山已近,家鄉(xiāng)漸遠,年輕的謝樹仁并沒有想到,這一次遠行,她的一生再未跟新疆分離。
1952年,進疆不久的湖南籍女兵在團部宿舍前留影。新疆圖片總匯資料圖片
在通訊不發(fā)達的年代,謝樹仁離家整整8年后,她的父母才知道最小的女兒在新疆。許多年后,謝樹仁的父親來新疆住過一段時間,老人很喜歡新疆。
1981年,謝樹仁(后排右二)和家人在五家渠合影留念。圖片由謝樹仁提供
謝樹仁和女兒合影。圖片由謝樹仁提供
新疆古稱西域,從公元前60年納入中國版圖以來,歷代中央政權(quán)都將屯墾戍邊作為有效治理西域的重要方式,但是大規(guī)模、可持續(xù)并以解放和發(fā)展生產(chǎn)力來推動這塊廣袤土地發(fā)展進步,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創(chuàng)造。
20世紀50年代,軍墾戰(zhàn)士在鹽堿地里開荒造田。新疆圖片總匯資料圖片
謝樹仁進疆時,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,中國人迎來建設家園的激情燃燒的年代,在新中國“男女平等”政策的感召下,女性成為光榮的勞動者。在新疆,湘女們扎根戈壁,屯田墾荒,成為新疆亙古荒原上第一代女拖拉機手、女醫(yī)生、女教師、女農(nóng)技師……
20世紀50年代,軍墾戰(zhàn)士在棉田里摘棉花。新疆圖片總匯資料圖片
1954年,新疆十幾萬大軍集體轉(zhuǎn)業(yè),鑄劍為犁,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(qū)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,后更名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。謝樹仁堅持要下基層,她說:“哪里艱苦去哪里!就是要干出個模樣來!”她去了農(nóng)六師農(nóng)牧科。
1954年,新疆軍區(qū)政治部秘書處秘書科部分同志歡送謝樹仁(前排右一)前往兵團農(nóng)六師工作,臨行前大家合影留念。圖片由謝樹仁提供
兩年后,謝樹仁被派去自治區(qū)氣象學校學習,以優(yōu)異成績畢業(yè),組織任命她擔任石河子氣象臺臺長,但她不愿意當官,回到了農(nóng)六師擔任八一氣象站站長。這一年,她也在新疆安下了家,丈夫大她6歲,兩人自由戀愛。
1959年,22歲的謝樹仁帶著14個大學畢業(yè)生,將八一氣象站的天氣預報準確率提高到了全疆前列,被評為全國和自治區(qū)模范氣象站,也正是這一年,謝樹仁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
1960年,氣象站站長謝樹仁又變成了審判員謝樹仁,騎著馬去辦案,一年辦案300多件,從未出現(xiàn)過積案。
謝樹仁騎著馬深入基層辦案。圖片由謝樹仁提供
1983年,謝樹仁離開工作了30年的農(nóng)場,調(diào)任兵團工會副主席,她終日奔波,走遍了兵團九成以上的團場。
1989年8月6日,謝樹仁在工作單位門前留影。圖片由謝樹仁提供
1993年,57歲的謝樹仁成為兵團黨委直屬機關工委書記,這是謝樹仁退休前的最后一個工作崗位,她照樣干得很出色。
不同的工作崗位,為什么都能干好?謝樹仁的訣竅是:舍得出力氣。
舍得出力氣學習,舍得出力氣工作。
謝樹仁在田間勞作。圖片由謝樹仁提供
回憶往事,謝樹仁有時會說自己當年“很傻”,不懂得愛惜身體:她個子瘦小,但能挑一百五六十斤的擔子,一天能拾一百多斤棉花,甚至在冬天挽起褲腿光腳踩泥蓋房,不知疲倦,身體也因此落下病,但她說:“不后悔!”“新疆對國家這么重要,必須得有人來建設?。 ?/p>
70多年過去了,當年的青春少女,已是耄耋老人,她們竭力建設的新疆,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堪稱“換了人間”。這是她們一生的驕傲。
俯瞰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(2020年7月26日攝)。李華北攝
湖南有“芙蓉國”的美稱,芙蓉喜歡溫暖、溫潤的環(huán)境,不耐寒,忌干旱,但是,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,八千湘女,像絢爛的芙蓉,綻放天山。
故鄉(xiāng)從未忘記遠赴天山的湘女,為了致敬歷史,更為致敬湖南優(yōu)秀的女兒,一塊從新疆哈密采集的長約6米、高約3米的天山巨石,被安放在長沙的湘江之濱,這塊巨石被命名為“湘女石”,象征著一代湘女如同戈壁灘上的無名之石,默默佇立,無怨無悔;也代替著遠在邊疆回望湘江的湖湘兒女,靜靜聆聽母親河永遠不變的濤聲。
謝樹仁(左)和姐姐合影。圖片由謝樹仁提供
2024年7月30日,謝樹仁在家中接受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采訪。天山網(wǎng)-新疆日報記者 呂伊晗攝
出品人:成立新
總策劃:石鋒 肖春飛
監(jiān)制:晁瑾 梁偉 錢泳文
統(tǒng)籌:宋君 于雷 丁濤
文案:錢泳文
拍攝:呂伊晗
配音:瑋恩
制作:海若微
圖片:新疆圖片總匯